数十年来,在科研和创业道路上,他百折不挠,将一家微小的校办工厂,发展成年产值逾80亿元的化工新材料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,填补了多项国家技术空白。
1982年,大学即将毕业的朱建民立下人生目标——科技报国,并明确了主攻方向——环氧乙烷及其衍生物。1988年研究生毕业后,他来到辽阳石油化工专科学校任教。
1991年的一次实验中,装置爆炸,朱建民幸运地捡回一条命,但永远失去了右腿。“开发环氧乙烷是我生命的组成部分,我无怨无悔。”朱建民安慰探望他的亲友同事。
1992年初春,刚刚戴上假肢的朱建民正处于肉体与器械的艰难磨合中,坚持和同事去江苏一家化工厂进行课题组转让的技术试车工作。乘车、乘飞机、乘船……他拄着双拐,艰难地完成试车。
20多年过去,朱建民先后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60多篇学术论文和专题报告,数十项科研成果得到了产业化应用。他领导的奥克集团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专项、国家创新基金项目,在二氧化碳与环氧乙烷资源化开发利用、聚酰亚胺战略型新材料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。
当年失去右腿住院期间,朱建民决心要让自己的科技成果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。1992年,他带领学校的两名同事,依靠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成果和8万元借款,创建了“小微企业”奥克化学。
“那时真是难啊!没有钱,四处求告……”朱建民回忆起步时的情景。最终,设备厂家、施工单位、原材料供应商等均被朱建民身残志坚的奋斗精神和真诚执着所感动,赊给了他价值几十万元的设备、土建安装和化工原材料。企业在艰难中起步。朱建民随后选择辞职创业,成立了辽宁奥克集团。
20多年来,朱建民做企业的目标始终如一,就是把环氧乙烷做大做强,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。奥克股份上市后募集了20多亿元资金,面对房地产热、开矿热、金融投资热,朱建民不改初心。“做科技企业不能追求赚快钱,要耐得住寂寞。”他说。
他以敏锐的判断力和超前眼光,为企业先后选定了太阳能晶硅切割液、高性能混凝土减水剂聚醚、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产品和技术发展方向,紧紧抓住光伏产业、绿色低碳产业等发展机会,使企业迅速发展成国内产业链最完整、规模最大、分布最广的环氧乙烷衍生精细化工新材料制造企业,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减水剂聚醚和晶硅切割液制造商,成功实现进口替代。
在奥克集团的每一个基地,都可见“共创共享、共和共荣”8个大字。2000年,奥克化学有限公司成立,朱建民坚持不控股,只拿了21%的股份,其他股份全给了创业团队和企业职工,有的员工拿不出钱入股,朱建民还借钱给他们。2010年奥克股份上市前股改时,一些朋友劝朱建民:“作为创始人和董事长,理所当然地应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。”朱建民再次拒绝。多年来,奥克的核心管理团队始终不离不弃,无一人离职。
目前,奥克集团在东北、华东、华南、华中和西南成功进行了百万吨乙氧基化产能战略布局。“我们企业规模现已在世界同行业中名列前茅,未来的目标是在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上力争鳌头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。”朱建民说。
杏彩体育官网app